魔幻,太魔幻了。
当咱们还在为每个月多几百块的绩效扯皮,为996和007哪个更反人类争论不休的时候,有人已经悄悄换了赛道,直接把打工的终极形态给玩明白了——去战场当外包,日结,高薪,上不封顶,唯一的风险是HR可能是阎王爷本人。
你没听错,这说的就是俄乌战场。现在这地方,早就不只是斯拉夫兄弟内部吵架那么简单了,它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血腥的、全球化的人力资源市场。而最新的大客户,是古巴兄弟。
美国那边放了个风,说有大概5000名古巴老铁,已经肉身翻墙,润到了乌克兰前线,帮着俄罗斯大哥打仗。给多少钱?一个月两到三千美金。
两三千美金,在咱们这听着可能也就那么回事,够还个房贷。但对古巴人来说,这是什么概念?这是他们在国内吭哧瘪肚干一年都未必能攒下的钱,足足是他们平均工资的一百倍。一百倍!!你上班,老板给你画个饼说明年给你涨薪10%,你都得感恩戴德。人家直接发offer,薪资翻一百倍,唯一的KPI就是你得活着。
这笔账,但凡小学数学及格的人都会算。古巴什么情况?常年被制裁,缺电缺粮是家常便饭,年轻人的未来就像哈瓦那海滩上退潮后的泡沫。一边是看不到希望的穷,一边是真金白银的富,中间隔着的,只是一张去俄罗斯的机票和随时可能归西的风险。
怎么选?很多人用脚投了票。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老话,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是颠扑不破的硬道理。
俄罗斯那边也精明得很。打了快三年,自家的小伙子消耗得差不多了,尤其是能在一线玩命冲锋的步兵,更是稀缺资源。战争打到这个份上,拼的已经不是什么高科技武器了,而是最原始的填线宝宝。谁能用更低的成本,找到更多的炮灰,谁就能在绞肉机里撑得更久。
古巴兵,简直是完美的“外包员工”。价格便宜,战斗经验丰富,而且在心理上没啥负担。他们来这儿,不是为了什么虚无缥缈的“国家荣誉”或者“民族大义”,就是为了挣钱养家。目标明确,动机纯粹。
俄罗斯HR给他们安排的岗位也很“专业”——前线侦察兵。说白了,就是摸到乌军阵地附近,悄悄地潜伏下来,用眼睛当雷达,然后通过无线电呼叫后方的炮火覆盖。这活儿,技术含量高,风险系数也直接拉满。炮弹不长眼,乌克兰的无人机更是24小时无死角巡逻。你今天看到的太阳,明天还能不能看到,全凭运气。
红军城那块儿,现在就是个巨型屠宰场,双方的精锐部队都在往里填。古巴老铁们,就在这种地方,用命换美金。这已经不是战争了,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极限挑战”真人秀。
当然,把穷国小伙当消耗品这事儿,俄罗斯不是独一份,甚至都算不上首创。这套玩法,早就成了这场战争的潜规则。
俄罗斯的“全球招聘会”开得很大,除了古巴,尼泊尔、印度的兄弟们也收到了不少offer。而另一边的乌克兰,更是把“国际纵队”玩得炉火纯青。南美洲那边,光哥伦比亚这种毒贩和游击队横行的地方,就贡献了几千号狠人。欧美那边,退役的特种兵、脑子一热的理想主义青年、纯粹的战争疯子,也跟下饺子一样往基辅跑。
两边加起来,战场上的“国际友人”早就超过了一万人。整个乌克兰东部,俨'然成了一个小型的联合国,只不过大家开会的方式,是互相用炮弹和子弹交流。
这事儿骚就骚在,它把现代战争最后一块遮羞布给扯了下来。
以前我们以为打仗是靠钢铁、靠科技、靠国力。现在发现,打到最后,还是得靠人命。本国的人命金贵,死一个国内就得炸锅,抚恤金更是天文数字。那怎么办?很简单,用别人的命。
这本质上,就是一种冷酷到极致的“成本转移”。把战争的人力成本,从本国的资产负债表上,巧妙地转移到了那些更穷、更不在乎人命的国家的账本上。一个古巴士兵阵亡,俄罗斯需要付出的,可能只是一笔一次性的抚恤金,甚至这笔钱都可能因为各种官僚主义流程而打折。但如果一个莫斯科或者圣彼得堡的年轻人死了,普京要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政治压力。
这是一笔全球化的、带血的生意。穷国出人,富国出钱,战场当成交易市场。阵亡的六千多名外籍士兵,在统计表上只是一个冰冷的数字,但背后却是六千多个破碎的家庭和六千多个绝望的灵魂。他们以为自己是来淘金的,却最终成了别人战争机器里的燃料。
所以,别再天真地以为这只是俄乌两家的事了。当一个古巴人在顿涅茨克的泥泞战壕里,为了几千美金呼叫炮火时,这场战争就已经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了。
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在全球化的今天,不仅商品和资本可以流通,连人的生命,也被明码标价,成了一种可以跨国交易的廉价商品。
这才是21世纪,最深的悲哀。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股票配资论坛在哪里找,股票怎么配资,可靠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