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本聚焦国防、国家安全、军事事务等领域的知名出版物《国家利益》杂志的一位记者兼分析师凯尔·米佐卡米(Kyle Mizokami),在此前就曾经撰文认为美国海军打造的濒海战斗舰(LCS)与中国海军打造的056A轻型导弹护卫舰相比对,前者的研发成本和综合战斗力就不如后者。
换言之,采用传统单体船加铝制上层建筑设计的“自由”级(满载排水量3500吨),与采用三体船设计的“独立” 级(满载排水量3100吨),这两款美国海军现役的濒海战斗舰,它甚至都不如中国海军装备的满载排水量不足1500吨的056A轻型导弹护卫舰。
数年来,美国海军竭尽全力打造的濒海战斗机,它是“由海向陆” 战略指导下的产物。将战略重点原本的从控制海洋,转为近岸作战和支援陆上作战。
“自由”级和“独立”级这两款吨位比美国海军退役的“佩里”级导弹护卫舰小,但是航行速度却能达到惊人的40-50节,这两款航速快、成本相对较低的水面战舰,事实上的导弹护卫舰,希望能代替“佩里”级导弹护卫舰在近海行动,用来应对小规模冲突和低烈度战争。
濒海战斗舰,其舰载武器配置大致相当,装备有1座Mk-110型57毫米口径舰炮、1座 “海拉姆” 近防武器系统、2座Mk-46型30毫米“巨蝮-II” 自动炮,前期搭载最大射程8公里的24枚AGM-114L“长弓地狱火” 反坦克导弹,后期换装最大射程185公里的2座4联装“海军打击导弹(NSM)”。
但是耗资不菲的濒海战斗舰,“自由”级需5.31亿美元,“独立”级需5.07亿美元,自服役以后所体现出来的综合作战性能,却不能使心高气傲的美国海军满意。
濒海战斗舰计划,所谓的高科技“任务模块”的发展,创建了一支由能力最低的水面舰艇所组成的舰队,成了美国海军造舰史上的一个笑话以及防务观察人士和军迷的讽刺对象。
目前,已知确定退役的濒海战斗舰包括 LCS-1 “自由” 号、LCS-2 “独立” 号和 LCS-4 “科罗纳多” 号等,这让其他在役的濒海战斗舰,在防务观察人士和军迷的眼中基本上就废了,其他的濒海战斗舰提前退役或许也是它们的归宿。
与此同时,中国海军发展的056A轻型导弹护卫舰,在执行各种任务时看起来要好得多。它不依赖所谓的“任务模块”等,但却价格实惠和便宜,便于大批量建造和服役,中国海军三大舰队拥有50艘的数量,成为全球现役导弹护卫舰规模最为庞大者。
056A轻型导弹护卫舰,搭载了一门76毫米自动舰炮,两门30毫米遥控机关炮,或者是两挺14.5毫米重机枪,最大射程280公里的2座双联装鹰击-83J反舰导弹,设置了1座8联装红旗-10防空导弹发射架,拥有较强的对海打击能力和一定的对空防御性能。
此外,舰上还设置了两座324毫米轻型反潜鱼雷发射管,两座6联装252毫米多用途火箭发射装置,搭载有SJD-9型数字式主/被动复合船壳声呐,舰尾有牵引式的反潜探测系统——SJG-311型主/被动复合拖曳阵列声呐,另有562型鱼雷警报声呐,让其拥有强大的搜潜/攻潜作业能力,成为中国近海防御的核心水面力量,在对抗潜艇威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056A轻型导弹护卫舰,主炮、副炮、导弹、鱼雷、火箭弹等武器样样俱备,其舰载装备体系围绕多维度作战需求构筑,形成了覆盖水面、空中、水下的立体化防御与打击能力。能执行中近海的警戒、巡逻、护航、搜救、查证、识别、驱离等任务。
总之,美国《国家利益》杂志记者兼分析师凯尔·米佐卡米,对于美国海军事实上的导弹护卫舰——濒海战斗舰的这一批判性分析,曾经引发许多防务界观察人士和军事爱好者的注意。
在美国的造船工业日渐枯萎的背景下,美国海军必须积极解决轻型水面舰艇包括武器系统开发和建设方面的差距,因为现有的濒海战斗舰的舰载武器系统以及体现出来的综合作战能力,比可能的潜在竞争对手大批量装备的056A轻型导弹护卫舰都要弱或效果差。
股票配资论坛在哪里找,股票怎么配资,可靠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